报告人方海平,1985、1988山东大学物理系学士、硕士。1994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博士。1994-2002复旦大学物理系博士后、讲师、副教授,其中1997—1998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学者,2000-2001美国John Hopkins大学访问副教授。2002年至2020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18年转上海高等研究院)。目前为华东理工大学理学院教授。
方教授长期从事从宏观到微纳米尺度的理论物理和其他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近年来主要侧重于界面水、纳米生物学和理论物理学的交叉研究,特别是受限尺度空间中水和离子的特性、及其诱导的生物分子特性和新材料开发等。这些研究将为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各种离子分离等技术,相关的药物、具有新颖光电磁性质的材料等的设计和实现等提供帮助。系列工作以通信作者发表在Nature、Nat. Nanotechnol、Nat. Chem.、PNAS、PRL、Energy Environ. Sci.、JACS等国际权威杂志上。被New Scientist、Chemical World、Nat. Nanotechnol.、Nat. Mater.、Nature Reviews Chemistry、Nature Chemistry等国际著名期刊报道。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上海市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称号。
报告内容请参考附件!